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简体版|繁体版|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丨绘好美丽壮乡图

2022-04-16 10:00     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    

绿植、红花组成层层“梯田”,步道凉亭相映成趣,潺潺清泉鱼翔浅底……春日的南宁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水清岸绿、一步一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来到这里视察,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广西山水秀甲天下,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村村寨寨多彩绚丽,是祖国南疆美好和谐的家园。自治区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动美丽广西建设,一幅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色调的美丽壮乡图徐徐展开。

1 保护山山水水,彰显壮乡大地生态之美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桂林到阳朔之间,有一段风光绝美的漓江“百里画廊”。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桂林市阳朔县杨堤码头登船,顺江而下,视察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总书记深情叮嘱:“漓江是属于广西人民的,也属于全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人民,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要很好地去呵护它。”

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谈起他的“漓江情结”,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一直牵挂在心。他明确指出,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

“看着漓江一天一天变好,生活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是我们的福气,所以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也要珍惜。”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游船是由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船队船长黄才满驾驶的。总书记的反复叮嘱,让这位见证漓江变化的老船长十分感动。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漓江生态治理中,50多岁的廖伍顺和120多户渔民告别了常年吃住在船的日子,迎来岸上新生活。廖伍顺舍不得漓江,成为一名光荣的漓江“洗脸工”。“过去我们在漓江上打渔是索取,现在我们要回报漓江。”廖伍顺说,让漓江恢复秀美,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诚如此言,漓江的秀美,既得于自然天成,更依靠保护漓江的“生态接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广西以实际行动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整治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漓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桂林的重大使命,也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坚决落实,作出系统部署,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正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全力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时,再次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强调“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柳州市,曾经被贴上“酸雨之都”的标签。“下雨天回来的时候一看,衣服上面黄的黑的斑斑点点。后来才知道,这下的是酸雨。”谈起当年的污染状况,柳州市民路先习记忆犹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有着切肤之痛的柳州,以坚定决心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制淘汰工艺落后的工业锅炉,启动“史上最严”的排污准入机制,实施河长制、开展水上综合执法……

坐落在柳江河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废水经过一道道处理后,重新变成无害的清水。“如今工业水循环利用率98%以上,每年可减少向柳江河排放污水5500万吨。”该集团能源环保部环保经理梁杰群介绍。

柳州广大市民的感受,有数据为证——2022年1月3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柳州市蝉联地表水水质全国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

坐落在壮乡首府的南宁园博园,芳草茵茵、林木葱茏。在建设之时,南宁园博园通过深化生态修复,将园内的7处废弃矿坑恢复生态、变废为宝,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矿坑采石场生态修复示范园。

如今,这里展现出“生态园博”的别样风情,人们流连忘返,感受着近在咫尺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八桂山水之间处处充盈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谐之美,成为广西最骄傲和殷实的“绿色家底”:

2021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8%,持续实现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截至2021年底,广西森林覆盖率62.55%,居全国第三位,始终站在最绿省区前列;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93亿立方米,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3%,均排全国第三位;

红树林面积超过9330公顷,居全国第二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持续保持“优”,是全国最干净的近岸海域之一;

白头叶猴、东黑冠长臂猿、冠斑犀鸟等旗舰物种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优良生态环境的赞誉,更是总书记对广西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

自治区党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书写建设美丽广西的绿色答卷。

2 点亮村村寨寨,展现祖国南疆富民之美

壮乡之美,不仅美在山山水水,还美在村村寨寨,美在业兴民富,美在团结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已连续多年举办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是世界顶级的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其中,马山赛段被誉为“最美赛段”之一。

马山赛段的终点站弄拉屯,曾因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为此,曾经担任马山县弄拉屯生产队队长的李荣光带领村民选择放下柴刀。经过“封山育林”和混交造林等综合治理模式,如今弄拉森林覆盖率达到93%。

环境美了,村民们的日子也更美了。“政府帮我们打造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很多外边的游客都到山里来享受。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是原来的几十倍。”李荣光一脸灿烂。

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被称为“瀑布脚下的村庄”。得益于自治区开展的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为这个中越边境村庄带来更多游客。德天村还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按照“党支部+公司+边民”的模式经营,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感恩党的关怀,感恩总书记的厚爱,在幸福指数提升的同时,各族群众守护家园安宁的自觉性也大大提升。德天村十多名老党员自发组织一支巡防队,常年在边境线上巡逻,齐心协力守护边疆安宁。“我们生活在和谐统一的大家庭里,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村民吕大明心中,时刻怀着感恩。

不仅是德天村,在一个个边境村寨,让人最为心潮澎湃的,是那一面面飘扬在家家户户屋顶的国旗。在广西边民群众的心中,感恩就是这般真挚而浓郁,爱国就是如此朴素而具体。为祖国守好南大门,这不仅仅是一份誓言,更是一份执着的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全区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在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生活着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当地不断挖掘文化特色,发展滨海旅游,做强边贸产业,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侗族聚居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具特色的饮食习俗“百家宴”,都会在重要节庆里热情迎接四方来客。

一个个美好的小康村,点缀在祖国南疆的土地上。发展之美、富民之美、安宁之美,汇集成壮乡大地令人动容的村寨之美。

3 惠及家家户户,共绘人民群众幸福之美

踏上新征程,迈入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扩展、层次持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重要遵循。

美好生活,既是家家户户的共同愿景,也在家家户户绽放的幸福笑脸中描摹成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壮丽画卷。

民生得到保障,生活才会美起来——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广西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第二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茶艺师冠军覃荟茗就是其中受益者。选择研习茶艺的她,在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上,尽展劳动之美、技能之美,最终获得该赛事茶艺师项目冠军,人生也由此变得更美。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农民工群体的关心和关怀,技能让我们一家子开启了美好生活。”覃荟茗的言语中充满感激。

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才会美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广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大家展现了新的精神风貌。”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二桥西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潮表示。

今日的广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就业稳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截至2021年底,广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4.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49万人,每年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生活殷实,日子越过越有底气。截至2021年底,广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3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81.37%、172.35%。

住有所居,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截至2021年底,广西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29万套(户),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1万套(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8.45万套,惠及城镇居民115.37万人。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也是广西570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

绘好美丽壮乡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非一朝一夕而成,需凝心聚力、上下同欲、久久为功。自治区党委制订《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笃定前行。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治区党委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时代壮美广西宏伟目标变成建设美丽壮乡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只要我们紧紧跟随伟大复兴领航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决承担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不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八桂大地必将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绚美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秀美山水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崭新气象和壮美图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丨绘好美丽壮乡图

2022-04-16 10:00     来源: 广西日报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习近平    

绿植、红花组成层层“梯田”,步道凉亭相映成趣,潺潺清泉鱼翔浅底……春日的南宁市那考河生态综合整治项目,水清岸绿、一步一景,展现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画面。2017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来到这里视察,称赞“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美丽中国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人民生活更加幸福美好。

广西山水秀甲天下,是大自然赐予中华民族的一块宝地;村村寨寨多彩绚丽,是祖国南疆美好和谐的家园。自治区党委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持续推动美丽广西建设,一幅以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主色调的美丽壮乡图徐徐展开。

1 保护山山水水,彰显壮乡大地生态之美

“分明看见青山顶,船在青山顶上行。”桂林到阳朔之间,有一段风光绝美的漓江“百里画廊”。

2021年4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从桂林市阳朔县杨堤码头登船,顺江而下,视察漓江流域综合治理、生态环境保护等工作。

总书记深情叮嘱:“漓江是属于广西人民的,也属于全国人民,也属于全世界人民,是人类共同拥有的自然遗产。我们要很好地去呵护它。”

习近平总书记曾不止一次谈起他的“漓江情结”,对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一直牵挂在心。他明确指出,要全力保护好桂林山水,继续做好当地生态环境修复治理工作,特别是要抓好漓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让这一人间美景永续保存下去。

“看着漓江一天一天变好,生活水平也跟着水涨船高。这是我们的福气,所以要教育我们的后代也要珍惜。”当天,习近平总书记乘坐的游船是由桂林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漓江游船分公司船队船长黄才满驾驶的。总书记的反复叮嘱,让这位见证漓江变化的老船长十分感动。

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在漓江生态治理中,50多岁的廖伍顺和120多户渔民告别了常年吃住在船的日子,迎来岸上新生活。廖伍顺舍不得漓江,成为一名光荣的漓江“洗脸工”。“过去我们在漓江上打渔是索取,现在我们要回报漓江。”廖伍顺说,让漓江恢复秀美,是每一个人的责任。

诚如此言,漓江的秀美,既得于自然天成,更依靠保护漓江的“生态接力”。

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广西以实际行动当好保护桂林山水的“二郎神”,全流域保护漓江、全覆盖整治漓江、全方位提升漓江,漓江生态保护取得历史性成就。

打造世界级旅游城市,是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桂林的重大使命,也是千载难逢的重大发展机遇。自治区党委坚决落实,作出系统部署,提出“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风范、广西特色、桂林经典”的总体要求,正在国家有关部委支持下全力加快打造桂林世界级旅游城市。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到广西视察时,再次强调“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强调“保护好广西的山山水水,是我们应该承担的历史责任。”

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柳州市,曾经被贴上“酸雨之都”的标签。“下雨天回来的时候一看,衣服上面黄的黑的斑斑点点。后来才知道,这下的是酸雨。”谈起当年的污染状况,柳州市民路先习记忆犹新。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有着切肤之痛的柳州,以坚定决心打响了污染防治攻坚战。强制淘汰工艺落后的工业锅炉,启动“史上最严”的排污准入机制,实施河长制、开展水上综合执法……

坐落在柳江河畔的柳州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工业废水经过一道道处理后,重新变成无害的清水。“如今工业水循环利用率98%以上,每年可减少向柳江河排放污水5500万吨。”该集团能源环保部环保经理梁杰群介绍。

柳州广大市民的感受,有数据为证——2022年1月31日,生态环境部公布2021年1—12月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环境质量状况排名,柳州市蝉联地表水水质全国冠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这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生态文明领域的生动体现。

坐落在壮乡首府的南宁园博园,芳草茵茵、林木葱茏。在建设之时,南宁园博园通过深化生态修复,将园内的7处废弃矿坑恢复生态、变废为宝,形成国内独具特色的矿坑采石场生态修复示范园。

如今,这里展现出“生态园博”的别样风情,人们流连忘返,感受着近在咫尺的城市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和谐共生。

八桂山水之间处处充盈的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和谐之美,成为广西最骄傲和殷实的“绿色家底”:

2021年广西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95.8%,持续实现全区环境空气质量全面达标;截至2021年底,广西森林覆盖率62.55%,居全国第三位,始终站在最绿省区前列;

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1893亿立方米,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7.3%,均排全国第三位;

红树林面积超过9330公顷,居全国第二位;近岸海域优良水质比例持续保持“优”,是全国最干净的近岸海域之一;

白头叶猴、东黑冠长臂猿、冠斑犀鸟等旗舰物种种群和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丰富度居全国第三位。

“广西生态优势金不换”,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西优良生态环境的赞誉,更是总书记对广西加大生态文明建设力度、筑牢我国南方重要生态屏障的要求。

自治区党委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加快建设美丽广西和生态文明强区,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奋力书写建设美丽广西的绿色答卷。

2 点亮村村寨寨,展现祖国南疆富民之美

壮乡之美,不仅美在山山水水,还美在村村寨寨,美在业兴民富,美在团结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把“绿水青山”转变为“金山银山”的能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各族人民,不断增强各族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已连续多年举办的环广西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是世界顶级的公路自行车世界巡回赛。其中,马山赛段被誉为“最美赛段”之一。

马山赛段的终点站弄拉屯,曾因滥砍滥伐和过度开发导致生态失衡。为此,曾经担任马山县弄拉屯生产队队长的李荣光带领村民选择放下柴刀。经过“封山育林”和混交造林等综合治理模式,如今弄拉森林覆盖率达到93%。

环境美了,村民们的日子也更美了。“政府帮我们打造环弄拉生态旅游区,很多外边的游客都到山里来享受。2021年村民人均收入超过2万元,是原来的几十倍。”李荣光一脸灿烂。

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被称为“瀑布脚下的村庄”。得益于自治区开展的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越来越便利的交通,为这个中越边境村庄带来更多游客。德天村还成立了旅游服务公司,按照“党支部+公司+边民”的模式经营,党员发挥带头作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村民们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感恩党的关怀,感恩总书记的厚爱,在幸福指数提升的同时,各族群众守护家园安宁的自觉性也大大提升。德天村十多名老党员自发组织一支巡防队,常年在边境线上巡逻,齐心协力守护边疆安宁。“我们生活在和谐统一的大家庭里,我们的祖国越来越兴旺,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在村民吕大明心中,时刻怀着感恩。

不仅是德天村,在一个个边境村寨,让人最为心潮澎湃的,是那一面面飘扬在家家户户屋顶的国旗。在广西边民群众的心中,感恩就是这般真挚而浓郁,爱国就是如此朴素而具体。为祖国守好南大门,这不仅仅是一份誓言,更是一份执着的信念。

党的十八大以来,广西深入推进新时代兴边富民行动,实施强基固边、民生安边、产业兴边、开放睦边、生态护边、团结稳边“六大工程”,全区各族群众凝聚力和向心力显著增强。

在东兴市江平镇京族三岛,生活着我国唯一的海洋少数民族——京族。当地不断挖掘文化特色,发展滨海旅游,做强边贸产业,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红火。

在侗族聚居的三江侗族自治县,最具特色的饮食习俗“百家宴”,都会在重要节庆里热情迎接四方来客。

一个个美好的小康村,点缀在祖国南疆的土地上。发展之美、富民之美、安宁之美,汇集成壮乡大地令人动容的村寨之美。

3 惠及家家户户,共绘人民群众幸福之美

踏上新征程,迈入新阶段,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内涵不断扩展、层次持续提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

“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广西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供了重要遵循。

美好生活,既是家家户户的共同愿景,也在家家户户绽放的幸福笑脸中描摹成一幅充满人间烟火气的壮丽画卷。

民生得到保障,生活才会美起来——

2021年4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广西视察时指出,要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和积极就业政策,做好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和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

广西加快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搭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努力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第二届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茶艺师冠军覃荟茗就是其中受益者。选择研习茶艺的她,在广西农民工技能大赛上,尽展劳动之美、技能之美,最终获得该赛事茶艺师项目冠军,人生也由此变得更美。

“非常感谢党和政府给予我们农民工群体的关心和关怀,技能让我们一家子开启了美好生活。”覃荟茗的言语中充满感激。

文化活动丰富,精神才会美出彩——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

广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公共文化服务日益完善,群众文化活动百花齐放,志愿服务不断壮大,大家展现了新的精神风貌。”南宁市江南区江南街道二桥西社区党委书记兼主任李潮表示。

今日的广西,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就业稳定,日子越过越有奔头。截至2021年底,广西累计实现城镇新增就业390.5万人、失业人员再就业94.39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就业37.49万人,每年均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生活殷实,日子越过越有底气。截至2021年底,广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8530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363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81.37%、172.35%。

住有所居,日子越过越有滋味。截至2021年底,广西累计实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129万套(户),基本建成各类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121万套(户);实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38.45万套,惠及城镇居民115.37万人。

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是习近平总书记为新时代广西发展擘画的宏伟蓝图,也是广西5700多万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奋斗目标。

绘好美丽壮乡图,是一项长期艰苦的任务,非一朝一夕而成,需凝心聚力、上下同欲、久久为功。自治区党委制订《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在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的生动实践中笃定前行。在国家有关部委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自治区党委正在把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擘画的新时代壮美广西宏伟目标变成建设美丽壮乡的实际行动,坚定不移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奋勇前进。

只要我们紧紧跟随伟大复兴领航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决承担起保护好广西山山水水的历史责任,始终牢记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坚持不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八桂大地必将呈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绚美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秀美山水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的崭新气象和壮美图景!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