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配色
辅助线
重置
| 简体版|繁体版|智能问答 支持IPv6
无障碍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要闻动态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丨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04-15 15:40     来源: 广西日报
分享 微信
头条
微博 空间 qq
【字体: 打印

压题照片: 左: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成为“生态宜居红旗村”。本报记者 周 军/摄 中:环江毛南族脱贫群众走向幸福新生活。高东风/摄 右:兴安县溶江镇村民通过种植葡萄建起了小洋楼。蒋 俊/摄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    

春回大地。八桂乡村,处处可见春耕春种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乡亲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奋力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最深情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代表全党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八桂大地的发展大计,壮乡儿女的小康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于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矢志让广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摸清贫困家底,广西25万名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完成了“史上最严”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这是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是贫困群众心底无奈的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精准药方:易地搬迁!

遵循总书记的指引,广西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位于喀斯特大石山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8.72%,当地山歌这样唱:“穷山窝、木瓦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望天水、缺水又缺粮。”该村被列为整村搬迁的贫困村,但村民们故土难离,刚开始思想转不过弯来,很多人不愿意搬。

当时,跟龙邦村类似的深度贫困村,在广西还有很多。要完成71万人的搬迁任务!这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重重困难,广西没有退路,也不能有退路。自治区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这是唯一的出路,困难再大,我也要带领全村搬出去。”田东县龙邦村党支部书记蓝茂东下定决心。他率先签订搬迁协议,并带领党员翻山越岭、进屯入户,发动群众搬迁。最终,全村人都搬进了“幸福家园”安置小区,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田东县龙邦村村民兰武兵感激地说。

一个乡村的跨越,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飞跃。广西共投入426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506个,帮助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完成搬迁,全部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创造了广西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

脱贫攻坚期间,一项项惠民工程,暖心接力,润泽八桂。

广西义务教育学校新建766所,改扩建4.6万所(次),建设教育项目2.41万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全部接受教育。

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996个。

建设自然村屯砂石或硬化道路7.1万公里,实现全部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贫困村通电率100%,覆盖4G网络100%。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看病难”到“看好病”,贫困地区水、电、路、网全面改善,温暖的阳光铺洒在脱贫路上。

产业扶贫是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脱贫攻坚中,广西一大批扶贫产业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达97.04%。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瑞华介绍,2015年起,广西落实9000多个区内单位定点帮扶全部贫困村,2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1.8万多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万多个村,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所有贫困村。

为了摆脱贫困,广西尽锐出战,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进贫困地区,结穷亲、寻贫根、出实招。广大党员带头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大山深处,乡间田野,党心民心在新时代里同频共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铿锵誓言,她把年仅30岁的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感动了无数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千上万像黄文秀一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同饮一江水的粤桂两省区,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创新“乡乡、村村、村企”等基层结对帮扶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020年初,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战贫”工作更为吃劲。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总书记发出号令,我们就奋勇前行。广西以决战决胜之势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广西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63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广西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毛南族整族脱贫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波川村脱贫户谭美春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与村民们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喜讯。

没多久,总书记给他们回信了,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谭美春万分激动:“脱贫之后,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和关心。”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常委第一次集体调研,来到兴安县五架车村,实地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并在现场召开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要求聚焦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和民族自治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新一届自治区党委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协同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长远发展抓乡村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着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有更多的增值收益。

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强化政策、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全域、全员、全面的乡村振兴目标。

3月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智宇表示: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021年共投入产业发展的财政衔接资金达到了116.9亿元;全区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7家;持续培育“桂字号”农业品牌,“广西好嘢”目录遴选发布411个农产品,加强消费帮扶,全区累计销售帮扶产品233.5亿元。

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如今继续带领乡亲们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兴旺之路,种植辣椒、竹木、高山泉水西瓜,并建立起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在网上销售特产。

“我要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群众做好服务,带领大家过上越来越美好的日子。”杨宁说。

芒果产业是百色市促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万物萌动的春天,田阳芒果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里,满山的芒果树生机勃勃。田阳区派出专家跑遍当地芒果园,向果农传授种植、管护技术。那满镇三同村村民黄尚师告诉记者:“我家种芒果30多亩,2021年收入10多万元。学好技术,还有增收,我们很有信心。”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的瑶族群众,打开山门,做大做强生态旅游,2021年人均纯收入15026.7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8万元。

今年初春,贵港市港北区新圩村全力推进5005亩农田高标准建设,推动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助力农民增收……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向党、携手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朝着伟大复兴领航人指引的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5700多万壮乡儿女,勠力同心、踔厉笃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编织共同富裕的美丽壮锦,一起用奋斗迎接八桂大地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动态 > 要闻动态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丨打赢脱贫攻坚战

2022-04-15 15:40     来源: 广西日报

压题照片: 左:百色市田阳区五村镇巴某村成为“生态宜居红旗村”。本报记者 周 军/摄 中:环江毛南族脱贫群众走向幸福新生活。高东风/摄 右:兴安县溶江镇村民通过种植葡萄建起了小洋楼。蒋 俊/摄

紧跟伟大复兴领航人踔厉笃行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习近平    

春回大地。八桂乡村,处处可见春耕春种忙碌的身影,处处可见乡亲们洋溢着幸福的笑脸。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华民族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也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向全世界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性。

奋力书写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首位,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吹响了决战决胜的冲锋号。

从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到泱泱大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总书记时刻牵挂着贫困地区、贫困群众:“扶贫始终是我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我花的精力最多”“脱贫攻坚是我心里最牵挂的一件大事”“我最牵挂的还是困难群众”……

最深情的牵挂,最坚定的决心。

2015年11月,在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总书记代表全党作出庄严承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2020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号角吹响了!

广西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八桂大地的发展大计,壮乡儿女的小康梦想,习近平总书记始终挂念于心,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反复强调要用“绣花功夫”实施精准扶贫,让老区和老区人民尽快摆脱贫困,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

自治区党委、政府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矢志让广西人民都过上幸福美满的日子。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为摸清贫困家底,广西25万名各级干部进村入户,完成了“史上最严”的贫困户精准识别,并建档立卡,实行动态管理,确保扶贫对象精准。

脱贫攻坚进入“深水区”,留下的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座谈会上强调,不放松、不停顿、不懈怠,提高脱贫质量,聚焦深贫地区,扎扎实实把脱贫攻坚战推向前进。

“石头缝里不出苗,熬干汗水吃不饱。”这是广西深度贫困地区大石山区的真实写照。一方水土养不活一方人,曾是贫困群众心底无奈的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开出精准药方:易地搬迁!

遵循总书记的指引,广西全面启动了声势浩大的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田东县思林镇龙邦村,位于喀斯特大石山区,贫困发生率曾高达98.72%,当地山歌这样唱:“穷山窝、木瓦房、漏风又漏雨,羊肠道、望天水、缺水又缺粮。”该村被列为整村搬迁的贫困村,但村民们故土难离,刚开始思想转不过弯来,很多人不愿意搬。

当时,跟龙邦村类似的深度贫困村,在广西还有很多。要完成71万人的搬迁任务!这是广西脱贫攻坚最难啃的“硬骨头”。

面对重重困难,广西没有退路,也不能有退路。自治区党委、政府郑重承诺:再难啃的骨头也要啃下!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

“这是唯一的出路,困难再大,我也要带领全村搬出去。”田东县龙邦村党支部书记蓝茂东下定决心。他率先签订搬迁协议,并带领党员翻山越岭、进屯入户,发动群众搬迁。最终,全村人都搬进了“幸福家园”安置小区,并在家门口实现就业。

“我可以在家门口上班了。感恩党的好政策,感谢总书记带领我们过上好日子。”田东县龙邦村村民兰武兵感激地说。

一个乡村的跨越,折射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飞跃。广西共投入426亿元,建成集中安置点506个,帮助71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顺利完成搬迁,全部过上安居乐业的新生活,创造了广西减贫史上的伟大壮举。

脱贫攻坚期间,一项项惠民工程,暖心接力,润泽八桂。

广西义务教育学校新建766所,改扩建4.6万所(次),建设教育项目2.41万多个,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义务教育阶段适龄子女全部接受教育。

符合参保条件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保,建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项目2996个。

建设自然村屯砂石或硬化道路7.1万公里,实现全部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目标;贫困村通电率100%,覆盖4G网络100%。

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看病难”到“看好病”,贫困地区水、电、路、网全面改善,温暖的阳光铺洒在脱贫路上。

产业扶贫是覆盖面最广、带动人口最多、可持续性最强的扶贫举措。在脱贫攻坚中,广西一大批扶贫产业成长为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优势特色产业,产业覆盖率达97.04%。

“打赢脱贫攻坚战,关键在党,关键在人。”自治区乡村振兴局副局长杨瑞华介绍,2015年起,广西落实9000多个区内单位定点帮扶全部贫困村,25家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广西28个国定贫困县,1.8万多家民营企业结对帮扶1万多个村,结对帮扶的对象覆盖了所有贫困村。

为了摆脱贫困,广西尽锐出战,实行五级书记抓扶贫,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走进贫困地区,结穷亲、寻贫根、出实招。广大党员带头冲在第一线、干在最前列,爬过最高的山,走过最险的路,去过最偏远的村寨,住过最穷的人家。哪里有需要,他们就战斗在哪里。大山深处,乡间田野,党心民心在新时代里同频共振。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我有信心,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之下,不获全胜,决不收兵。”这是乐业县百坭村原驻村第一书记黄文秀的铿锵誓言,她把年仅30岁的生命奉献给脱贫攻坚事业,感动了无数人。

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重要指示,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同志要以黄文秀同志为榜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于担当、甘于奉献,在新时代的长征路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成千上万像黄文秀一样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扶贫干部、第一书记,激发出广大人民群众改变命运的斗志,形成了脱贫攻坚的强大合力。

在东西部扶贫协作中,同饮一江水的粤桂两省区,结对开展“携手奔小康”行动,创新“乡乡、村村、村企”等基层结对帮扶模式,成为全国东西部扶贫协作的典范,充分彰显了社会主义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

2020年初,脱贫攻坚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最后冲刺期,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战贫”工作更为吃劲。2020年3月6日,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会上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决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坚决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方面最大规模的会议,就是要确保脱贫攻坚战取得最后的胜利,不获全胜决不收兵。

总书记发出号令,我们就奋勇前行。广西以决战决胜之势向贫困发起最后总攻,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梦想一步步照进现实。

广西大力弘扬“上下同心、尽锐出战、精准务实、开拓创新、攻坚克难、不负人民”的脱贫攻坚精神,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实现63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37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54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国家组织开展的省级党委和政府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考核中,广西连续5年获得综合评价“好”的等次,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八桂华章。

毛南族整族脱贫后,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波川村脱贫户谭美春按捺不住喜悦的心情,与村民们一起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信,报告毛南族整族脱贫的喜讯。

没多久,总书记给他们回信了,对毛南族实现整族脱贫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把脱贫作为奔向更加美好新生活的新起点,再接再厉,继续奋斗,让日子越过越红火。

谭美春万分激动:“脱贫之后,我们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改变,我们写信给习近平总书记,感谢党中央、感谢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的关怀和关心。”

民族要复兴 乡村必振兴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当前,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

牢记领袖嘱托,勇担历史使命。新一届自治区党委常委第一次集体调研,来到兴安县五架车村,实地了解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情况,并在现场召开自治区党委农村工作(乡村振兴)领导小组扩大会议。会议要求聚焦边境地区、革命老区、大石山区和民族自治县,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严格落实“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要求,因地制宜做好同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新一届自治区党委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持以乡村振兴统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协同促进农业稳产增产、农民稳步增收、农村稳定安宁。

坚持长远发展抓乡村产业,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副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现代特色农业建设,着力促进一二三产融合,让农民有更多的增值收益。

进一步压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责任,强化政策、人才、资源等要素保障,发挥好考核的“指挥棒”作用,形成工作合力,稳步推进全域、全员、全面的乡村振兴目标。

3月24日,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广西壮族自治区乡村振兴促进条例》,将于5月1日起施行。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厅长、乡村振兴局局长黄智宇表示:落实乡村振兴总要求,我们积极培育壮大特色产业,2021年共投入产业发展的财政衔接资金达到了116.9亿元;全区累计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577家;持续培育“桂字号”农业品牌,“广西好嘢”目录遴选发布411个农产品,加强消费帮扶,全区累计销售帮扶产品233.5亿元。

2021年被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江门村党总支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杨宁,如今继续带领乡亲们积极探索农村产业兴旺之路,种植辣椒、竹木、高山泉水西瓜,并建立起农产品电商服务中心,在网上销售特产。

“我要继续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为群众做好服务,带领大家过上越来越美好的日子。”杨宁说。

芒果产业是百色市促农增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实施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之一。万物萌动的春天,田阳芒果脱贫产业核心示范区里,满山的芒果树生机勃勃。田阳区派出专家跑遍当地芒果园,向果农传授种植、管护技术。那满镇三同村村民黄尚师告诉记者:“我家种芒果30多亩,2021年收入10多万元。学好技术,还有增收,我们很有信心。”

发展特色产业,激发了乡村振兴活力。

富川瑶族自治县岔山村的瑶族群众,打开山门,做大做强生态旅游,2021年人均纯收入15026.73元,村集体经济收入35.8万元。

今年初春,贵港市港北区新圩村全力推进5005亩农田高标准建设,推动水稻生产规模化、机械化,助力农民增收……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其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

“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坚定而有力,凝聚起亿万人民同心向党、携手奋进的信心和力量。

朝着伟大复兴领航人指引的方向,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5700多万壮乡儿女,勠力同心、踔厉笃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努力编织共同富裕的美丽壮锦,一起用奋斗迎接八桂大地更加美好的未来!

文件下载:

关联文件: